阳江  [切换城市]  
用户名:密码:记住密码商家入驻/帮助中心
阳江搬家网广告位
当前位置:牛搬家 >>> 资讯

天南地北阳江人,把人工智能带回阳江

  • 更新时间:2019-08-07 浏览量:2303次
  • 她曾是阳江一中当年高考数学单科状元,她是优秀的计算机女工程师,如今从事大学计算机教育近15年,参与编写出版大学教材7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她研究的领域是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作为在该领域为数不多的青年女性专家学者,她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以公益支教为支点,为家乡的广大青少年儿童搭建起科技教育的广阔平台,播种一颗颗创新智慧的种子。本期《天南地北阳江人》我们一起来认识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计算中心林育蓓博士。
    正值暑假,七月的广州大学城静悄悄,夏季的雨下了好几场。在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里丝毫没有悠长假期的慢节奏。借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一个小会议室,林育蓓与学生正在开个小会,讨论即将开展的一个科技教育的活动,怎么细化安排和课程设置。
    林育蓓是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计算中心的工程师,专业从事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主攻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方向。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教育活动气氛很是活跃,这是林育蓓的创业团队联合小区为小朋友策划的夏令营科技体验课程活动,带上机器人、电路板和设计好的编程程序,让小朋友在游戏体验中感受科技的奇妙,特别是这个水杯中的音乐弹奏,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抢着要体验。钻进孩子堆,林育蓓也当起了孩子们的讲解员。
    林育蓓成长于阳江一个普通的家庭,由于家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因此她比同龄人更加的用功,早早地认清自己的目标与定位。努力加上天赋,在班上她一直是拔尖的“学霸”。这位从小对数字非常敏感的小姑娘,1998年,以几近满分的成绩一举夺得了高考数学单科状元,考进了中山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
    林育蓓
    从小到大我家人是不管我的学习,因为没时间管我。由于家里环境和气氛不大好,所以我心里面会有一个目标,就是我要努力考上大学脱离原来的环境,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本科专业选择改变了我的一生。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计算机是怎样的,是用来干什么的,我记得我拿着志愿填报手册,就在中大往年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当中选了一个名字带“数学”与“软件”的专业作为第一专业填了上去,后来也考上了。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我还在阳江报了一个暑期培训班学电脑,其实就是学一些dos命令和打字。我希望我上大学的时候对计算机不是一无所知的。
    大学的四年本科教育让林育蓓一步步走进计算机的世界。不甘平庸的年轻人,都有一颗坚定勇敢的心,初体验了到企业敲代码程序员的工作,林育蓓发现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于是她选择继续深造读研,在中山大学完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学位,期间还到香港理工大学当访问学者。2005年林育蓓进入华工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2010年继续考取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她不断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通向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大门就这样慢慢打开,也更加坚定了她要走科技教育的路。
    林育蓓
    我是2002年在中大读硕士的时候开始从事信息处理这一方面的学习和研究,2004年到香港去也是从事信息处理方面的工作。这段时间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结构化的数据2010年到2016年这一段时间,我的研究方向是视频编码技术。无论是结构化数据处理还是视频编码技术其实都跟人工智能无关。直到2017年人工智能随着人机大战人类落败再一次引起热议,而同年恰好遇到一个表情识别的课题,我才开始真正接触到人工智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全面迎来了超智能新一代的科技革命。无人驾驶、会下棋的机器人、AI播音员、人脸识别等等,这些技术日渐成熟,都与人工智能的成果发生着关联。从遥远的脑中概念到如今的现实应用,人工智能不断演变发展,也成为当代科学家和专家学者不断求索的新方向。光阴飞逝,林育蓓在华南理工大学执教的日子一眨眼就过了14年,她也越发地意识到青少年推广科技思维教育的紧迫性。近年来,她的目光看得更远,带领学生团队共同创立“摩思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研究,专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和开发教育相关人工智能软件产品,让科技教育从小抓起。
    创业团队成员 郑鎏彬
    现在中小学都在大力推广编程教育,我们觉得科技+教育是一件很有情怀很有意义的事,刚好是我们专业的一些知识能力所在,我们决定一起用心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们教小孩如何通过编程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小孩子的科技素养。
    编程是迈向人工智能的第一步,现在国家开始逐步重视编程教育。2017年1月教育部 “新课标”改革中,正式将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式划入新课标。2017年5月国务院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发展人工智能已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相对于大学,中小学开课的条件和资源还是比较缺乏,这些现实的限制林育蓓都看在眼里,近几年,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研究开发适合青少年的课程体系,并身体力行地推广。除了日常的授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林育蓓教研、科研、班主任管理等工作一样都不落下。2017年,她跟着当年师从的博士生导师张星明教授又铺开了一个研究人脸表情识别的项目,通过研究从图像中分离出人脸细节变化自动识别心理情绪的规律。人工智能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科研的论证、成果的转化应用,每一项技术的成熟背后都有精密的算法、优化的框架以及大数据的能力支撑。在计算中心的实验室,是林育蓓和小团队约定“头脑风暴”的地点,科研团队由师生共同组成共有10多名,作为导师带领研究生博士生,林育蓓是里面唯一的一个女性。
    林育蓓
    我们团队最近在研究人脸表情识别的课题,这个人脸表情识别是属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里面一小块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图像的自动人脸的获取进而分析这个人此刻的情绪及心理的状态。人脸表情识别研究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人脸区域的获取,第二就是人脸特征的提取,第三就是情绪、表情类别的判别。这个项目我们是从2017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我们研究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在SCI国际期刊已发表超过三篇的论文,还有一篇论文刚投稿,还在审稿当中。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读博士 叶颖生
    现在共同的目标就是往一个更高的准确率,第二就是看能不能把提取一个更好更快的算法。林老师研究能力还是挺强的,从这个项目来看她给的帮助还是挺大的,因为实验室除了这个项目还有其他项目,林老师参与贡献也是挺大的,给我们的指导也很多。
    截止到目前,林育蓓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发表教研及学术论文 共10 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8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主持和参与新加坡基金项目、香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项目等各级科研教研项目10多项,主持学生研究计划资助项目5项, 指导国家级、省级、校级及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共 7 项。她还参与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多本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依托高校的平台,林育蓓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国内外顶尖的科技公司行业内的深度探讨合作也从未间断。
    林育蓓
    今年交流得比较多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跟微软教育团队的专家来进行学习,也跟微软和教育部一起共建的微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也了一个立项,今年要建设一门课程,基于微软建设的一个平台做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科技源于生活,更用于生活。一言不合就开发小程序,成了林育蓓繁重的科研教研工作之外的小乐趣,她手上的一些小应用项目很多都来源于工作生活的需求,结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一起设计完成用于课堂的便利应用小程序,像智能选课、批阅作业、智能评分、人脸识别打卡等系统,从课堂再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开脑洞,学以致用,林育蓓借此希望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而不是好用的方法。
    林育蓓
    因为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生活,去提升工作效率,所以我自己从事教育,在教育上遇到问题肯定是想办法用计算机的技术来解决,我觉得学生特别是学计算机的学生,他们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知识之后,他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起源于计算机科学,1956年,“人工智能”这一术语首次被提出,至今60多年来,人工智能已经发展成一门广泛的交叉和前沿学科,如今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断在扩大,这也给计算机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走进创业领域的林育蓓,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AI时代,她要做的就是充分地了解它,然后去拥抱它,并主动地参与塑造和传播。目前她创办的摩思科技公司正在起步阶段,团队人员力量仍比较短缺,很多事情她都亲力亲为。
    林育蓓
    我们团队最早起名叫“苔藓”,苔藓就是地衣,它和“第一”同音的,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到第一。但是在注册的时候有同名了,因此我们取了它的英文名叫“moss”,它的译音就是摩思。清代的诗人袁枚也有一首诗叫“苔”,里面有一句说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也希望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他能够自由地绽放,能够学到更多更先进的知识,这是我们想去做这样一个公益项目的初衷和目标。我们希望把城里淘汰的电脑回收起来,令到这些电脑能够发挥余下的价值,可以把电脑收集起来送到山里面去,运用我们的知识和计算机平台搭建一个网络的教室和图书馆,给山里的孩子搭建一个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如今,摩思科技的团队已组织开展多次科技冬令营、编程第二课堂等活动,在广州、清远、顺德等地相继开展了公益课堂讲座,当然,林育蓓也没有忘记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阳江,他们曾受邀回来开设过寒假集训营、趣味编程班,9月份他们也正计划着在阳西策划一场公益活动。目前华南理工大学正对口帮扶阳江筹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阳江将迎来首家本科大学,得知这一消息,林育蓓非常欣喜,期待未来有机会借助这一平台将教育信息化的前沿科技带回家乡。
    林育蓓
    听到这个消息,作为一个在华工的阳江人,是感到非常高兴的;作为一个在阳江的华工人,也为华工感到骄傲,这个举措是填补了(阳江地区)在高校的一个空白,我也希望能代表阳江的华工人,加入我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希望能够有机会服务到阳江的学校,为阳江的父老乡亲作出我的贡献。我是阳江人,当然我也很希望能够将我所学的还有能够做的事情回馈给家乡,目前我也正在联系阳西的一条村,初步计划能在今年9月做一场公益活动。也希望我们团队能够壮大起来,人才是最关键的。我们需要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到我们团队,一起来做这样一件事情。
搬家动态
搬家风水
搬家攻略
搬家吉日
热门城市
关于我们|高级会员|付款方式|联系我们|投诉举报|牛搬家公约|用户服务协议|隐私条款
© 2024 :阳江搬家公司  津ICP备12007331号-14